第119章 矛盾斗争(2)-《复明1659》
第(2/3)页
朱由榔直愣愣的看着自己肉体上的儿子走到了自己面前。因为长期转进,朱慈煊的脸色仍然有些苍白,身为天家子孙,身高也比其他人要矮一截,相比后世的尺寸只有不到一米五。
“儿臣问皇父安。”朱慈煊还是有些拘谨的在自己面前跪下,或许是因为他很少见到自己吧。
朱由榔没有说话,而是走上前去,一把把朱慈煊抱了起来,感受他心脏的律动,过了好一会儿才放下,又让人拿来椅子把朱慈煊放在椅子上。
“煊儿最近生活如何,功课又怎么样,和什么人一起读书?”在后世,这些问题是亲戚们化解尴尬,也是让年轻人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在网上吐槽的经典问题,朱由榔问出口的时候竟然发现他对自己的儿子,一无所知。他可就这一个儿子啊!
“回父皇…儿臣现在除了周末两天,都在学习院里和大家学习,有历史,语文,数学和自然,地理。五门课。”
“嗯,”朱由榔点点头;为了培养大明的继承人,尤其是为了防止自己突然死亡造成的一系列问题,朱由榔得抓紧时机给自己的儿子脑子里灌输进自己的东西,所以,他集中了各个方面最好的人才。看来,这些人执行的还不错。
“你一天都吃些什么?”
朱慈煊报了一大堆听起来挺华丽的名字,不过朱由榔并没有痛斥浪费,因为只是名字好听,吃起来也就那样;在缅甸这种地方,能买到面粉都是极少数人了。
“那,同窗呢?”
“啊,晋王的孙子李元迪,还有赵全忠的孙子…”朱慈煊一脸报出来几个大人物的儿孙名字,包囊了文官,武官和商人子弟,值得注意的是,李定国顶着众人的压力,送来了自己的孙女。
“唉!晋王,不愧是晋王啊!”朱由榔露出欣慰的笑容长叹一声,一边开心李定国的支持,另一边则决定等太子一走,就让锦衣卫把这些孩子背后的社会关系统统查一下。要知道,像他们这样的人,往往一家就有将近两位数的儿子,而这些儿子下面又有不少孙子,这些人的地位(这个问题倒是不大,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把嫡子送进来),娘家,所受到的教育等,都是朱由榔所有必要了解的。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嘛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