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北伐(12)-《复明165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哪里敢嫌弃呢?草民在此替那两个侄子谢谢爵爷了!”那士绅听到高文贵愿意救人,更加叩头如捣蒜。

    “咳咳!”高文贵咳嗽了几声,突然想起来了些什么,中断了同士绅们的谈话,表示要“七日后再谈”,当然,各家礼单上的粮食,按照旧军标准足够吃半个月,哪怕是新军也能吃快十天,晾着他们一下也无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无论是朱由榔,杨在还是高文贵,都没有想到北伐军能够进军如此之快,按照总参的作战方案,师参谋部的一部分部门结合了一些士绅组成了“军政厅”。军政厅作为临时维持社会秩序的治理机构,只要能够勉强把烂摊子拖到南边派来的流官上来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滇池旁人工挖出来的湖水内,有一处栽种了各种花木的湖心小岛。小岛同外面只有一条摇橹的船能够联系,湖边装饰精美的别墅,是城内大户莫氏的产业。距离这里最近的岸上也有二三十步距离,正常声音说话的话就没了泄密的可能。

    “听说,自打皇爷南狩以来,因为文脉断绝,听了那些武家蛊惑,不太待见上咱们了。那些武人则更甚如此,自从两战灭缅以后,说是原来缅甸那地界儿,土改成了那些人的地盘了。”

    莫家的声音格外刺耳。这处花园原本也是沐王府一个旁支的所属,崇祯年间这家败落,也就把这处园子盘了出去;那时还是个少年的男人还记得自己的父亲,是如何从那家人手里以极低的价格谋来的园子的。弘光年间父亲去世,自己执掌全家,在斗败了几支旁系以后,自己在沙定洲,孙可望,永历(李定国)之中如履薄冰,堪堪保住了这份家业。

    现在,永历再一次卷土重来,自己面对昆明(乃至整个云南)权力的又一轮洗牌,是时候得做出点什么了!自己的家族曾经中过进士,经商的子弟也在云南府城内有些铺面。综合信息来源,永历跑到缅甸以后,对内政策起了不小的变化。

    “东虏跑到这里来后,把咱们的地圈了不知多少,谁家没有几个庄子被圈了?可听说,这南边来的,也圈了地。”

    当然,这位缙绅自然不会说出来,自己家占下了多少“无主”土地---贼过如梳,兵过如篦,哪个不要借粮食?九出十三归还是轻的,驴打滚几次以后,自耕农的土地就不断汇集到了自己手上。

    不过,能够坐在这里的,都是昆明附近数得上名号的人物,又有哪一位没干过这种事情呢?

    土地,是他们的命根子。

    “可是,看着这几天,那衙门里,也没人说土地的事情啊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几个比猴子还精,一脸维苏威火山表情的老太爷慢悠悠开了口。
    第(2/3)页